太极、阴阳、五行揭示宇宙万物之理

抖帅宫 56 2023-07-06

中国的传统文化离不开太极阴阳五行,而太极阴阳五行正是宇宙万事万物的一个根本,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太极”是人类认识宇宙和事物运动的思维极顶,从太极思维的基点往下看,一切事物的运动、一切思想观念及其理论,都是太极思维的衍生。

中华文化以易经、道德经和佛经为主体,而此三大经的背后就是太极原理的支撑。

了解易经的人都知道,易理之上有太极。人们都知道易理是对阴阳相互运动关系的揭示,但是,太极是什么呢?阴阳又是什么呢?从思维的角度探索太极及其玄机、阴阳及其变易,发现其中并不神秘,但是确实非常深刻。

易经演绎阴阳关系,这是众所周知的,太极给人的印象就是一个“玄”字,而这“玄”字又给人以深不可测、永难掌握的意味。

一、太极运动的玄机与义理

易经的阴阳变易就是阴阳相互追逐,阳极复阴,阴极复阳,周而复始,永不停息。气候中的春夏秋冬四季循环往复不止,就是典型的阴阳变易。太极则是阴阳对冲而产生的周而复始的运动,称为太极旋机。由于太极旋机对事物的影响太深刻,为了区分对阴阳对冲这种旋机的表面图解认识,古人用“玄”字代替“旋”字,以揭示太极旋机的深刻性。所以,“太极玄机”比“太极旋机”更侧重于这种“旋机”的机制对事物的深刻影响,而“太极旋机”则侧重于阴阳对冲本身的旋转机制。易经的阴阳变易运动的动力就来源于太极的阴阳对冲,所以易经的“变”是由太极的“旋”决定的,是太极的“玄”的一部分。

“太极”又是什么含意呢?“极”是到头了,不可能再有什么了。“太”是从极点往下的意思,上面再也没有什么了,下面的一切又都与这个极点有关。太极,是指宇宙中一切事物的运动都与阴阳的这种对冲有关,同时再也找不到其他可以有关的东西了。换而言之,在东方文化里,太极揭示了宇宙中一切事物运动不息的动力源头!西方人搞不清楚地球转动的初始动力是从哪里来的,现代科学也没有搞清楚这个问题,而中国古人的太极原理却揭示了这一点,可见,东方思维真是很深刻!

我们从上图的太极图旋转中看到,有红色和黑色两个相互缠在一起的“小豆点”,红色代表阳,黑色代表阴。它的旋转可以顺时针旋,也可以逆时针旋,其含义是时间可以正流和倒流。因为运动是有时间标志的,逆向运动就是时间反向。

静看太极图,红色头部有黑点,表示红至极处就是黑之始处,黑色头部有红点,表示黑至极处就是红之始处。这一内含称为阴阳变易,产生了易理,中国古人在易理上发挥,产生了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的数术运用。所以,易经之上有太极。易理是在太极旋转的阴阳图中,忽视其阴阳对冲,专注其阴阳追逐,失其旋意,得其变意。易理是太极的静态观,他看到的不是太极的旋机,而是阴阳的变易。

但是,太极的真义在于他的动态观,也就是他的旋机。从动态观看太极的红点和黑点,其含义是“相拥”,与易理的含义完全不同了。太极的运动是阴阳 “相冲”,相冲是他运动的 “形式”,但是他的“相冲”运动的目的不是互相冲散,冲的目的是为了“相拥”,相拥是他运动的“属性”。就象两个久别重逢的恋人,一见面就相互迎上去,这一运动就是“阴阳相冲”,他们相迎相冲的目的是为了“相拥”,不是为了冲散。相迎相冲是他们的运动形式,相拥是他们的运动属性,也就是他们相互迎上去这一行为过程的运动含义。恋人的这种为了“相拥”而“相冲”,是具有最美好属性的运动过程。“相拥”的含义是圆融、和合、合二为一。所以,太极旋机不仅有外在的相冲旋转,而且还有内在的相拥特性,其意义非常深刻。太极的相冲推动事物运动,太极的相拥凝聚事物成形。所以,太极揭示了宇宙中存在着一种支配一切事物运动和凝聚的力量,这种力量的特征就是:以阴阳“对冲”产生运动变化力量,以阴阳“相拥”产生互依互存关系,具有一切事物运动中最美好的运动特性。任何事物的运动都可以找到促使它运动的太极旋机,这一点,在以后的论述中会有大量的事例分析,这里不再详述。

这里要指出的是,既然事物运动的背后有太极旋机的支配,为什么人类的文化和物质还会败坏?其实,人类历史上认识太极,只是从太极的静态观去认识,根本没有认识太极旋机的真义,所以得到的仅仅是太极运动的 “形式”,而没有得到太极运动的“性质”。当事物的运动只具备太极旋机的形式,而没有太极旋机的特性的时候,只有太极运动的作用,没有太极特性的作用,而事物运动总会有运动属性产生,事物的运动有太极的制约,但是运动的属性没有太极的制约,就会产生大量不很美好、很不美好、甚至是很恶劣的运动属性,这种不好的运动属性的外在表现,就是我们看到的文化和物质的败坏现象。

没有认识和掌握太极旋机的真义,对太极玄机就会神秘化。所以人类历史上对太极的认识总是认为“玄之又玄”,总是不得其要领。对太极认识的得形忘性,这是人类文化和物质出现败坏的根本原因。由此看到,太极旋机的意义就是这么深刻,太极玄机的内涵就是这么博大!

太极出,易理退,这是一个必然的历史趋势。易理的得形忘性,是他取了不完整的太极,他不讲运动属性的理论缺陷,决定了他也是一个成、住、坏、灭中的理论。太极原理出山,易经理论也就失去了他的存在意义。太极以他完美的运动原理,必然会推动人类社会走向美好的前景。人类文化在今后可能还会有成、住、坏的发展周期,但是不会再有“灭”了。太极不失,文化不灭,太极会有自我修复的运动功能,因为太极带有最美好的运动特性。

二、  阴阳论性不论质

现代人认识不了阴阳的真义,是因为现代人的思维方式与定义阴阳的中国古人的思维方式是完全不一样的。现代人问阴阳,总是问“阴阳究竟是什么物质?”,“阴阳的物质构成是什么?”总想搞清楚 “阴阳是不是一种未被发现的能构成万物的最终物粒?”其实,这些问题对于认识阴阳含义,完全偏题了。

我们知道,物质都是有物性的。钢是硬性的,瓷是脆性的,绵是柔性的......这些都是物性表现,但是是个别的或者是类别的物性表现。这些物性都是物质本身具有的,反映物质之间的功能差异。事物总是处于运动中的,而运动的最基本表现形式是两两之间的相对作用,事物运动的属性(如快慢、强弱、高低等)就在这种对比中显现。在茫茫大海中行驶,如果没有航标灯、另外的船只、海岛礁石等作参照,根本就感觉不到自己的船正在高速行驶,许多坐过船的人都过有这种体会。也就是说,航海中如果没有参照物,就显不出自己的船航行的快与慢的运动特性,这种对比运动的方法叫做“相对论”,“阴阳相冲”正是这种相对论的思维方式。

阴与阳是对立统一而存在的,没有阴就没有阳,没有阳就没有阴。针对物质来说,有硬的物质,就会有软的物质,硬是相对于软来说的,如果物质全部都是同等硬度的东西,没有任何软的东西与之作对比,那么就不会有硬和软的概念了。也就是说,物质的硬性和软性要在对比中才能显现出来,阴与阳的概念也是要在阴性事物与阳性事物的对比中才能成立。

事物的阴性和阳性不是事物本身的属性,而是在反映事物两两之间各自属性的对比中表现出的相互参照差异。比如,对比铁、木、火这三种物质,将铁砸在木上,就会对比出铁强木弱的相对关系,将铁扔进火中,又会对比出火强铁弱的关系。在阴阳概念中,强为阳,弱为阴,铁在前者中为阳性,在后者中为阴性,并没有固定为绝对的阳性或阴性。所以说,事物的阴性和阳性不是固定在事物上的,而是在事物两两间相互作用的对比中才能成立的。我们运用相对论的原理,可以把阴与阳看成是分析事物两两间相互作用规律的一种座标系统,而且是漂浮的、或者是虚拟的座标系统。有事物的两两对比,这个座标系统就出现,没有事物的两两对比,这个座标系统就不存在。

阴与阳的这个座标系统,衡量和分析的是事物运动中两两对比而反映出的事物属性,是与事物本身的属性有关的。铁与木的阴阳分析,反映了铁比木硬的质地特性;火与铁的阴阳分析,反映了火能改变铁的功能特性。在阴阳定义中,阳性是事物强、刚、动、升的物性符号,阴性是弱、柔、静、降的物性符号。例如,物质与精神的阴阳属性,精神是奔腾不息而无形的,属于阳性,物质是固定体态而有形的,属于阴性;在精神内部,意志刚强者为阳性,畏难畏苦者为阴性。这些都表明,确定阴阳与事物本身的特性有关

阴阳系统虽然是个虚拟座标系统,但是正因为是虚拟的,也就没有实际中的各种界线,可以浮动于物质与精神之间,也就可以衡量和分析物质与精神的运动共性,这是阴阳思维和分析的最大优势。我们在东方文化中时常看到中国古人总是把物质与精神揉在一起,比如“天人合一”,“人体是个小宇宙”,“病从心头起”等,就是因为中国古人的思维是物性分析,不是物质分析,他们看到的是物质与精神的共性特征。现代人用物质分析思维去认识中国古人的物性分析思维下的观点,当然就看不透了,也不可能看得透,因为思维方式相去甚远。

我们都知道: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其实这是阴阳原理的反映。阴性与阳性相遇为什么会相拥对冲?也就是说,太极为什么会旋转不息?这是由阴阳特性决定的。阳性是事物奔腾不息的符号,阴性是事物降缩凝固的符号,阳性没有阴性的制约就会散尽,阴性没有阳性的激活就会寂灭,所以阴阳两性都对对方的特性有需求,这种需求,就是事物运动发展的源动力。所以,阴阳相拥,是阴阳特性互为需求的本能反映;阴阳相冲,是阴阳相拥而激发起来的运动;阴阳旋转,是阴阳相拥相冲均衡发力的结果,不突,不缩,不离位,所以以正圆旋转。具体说,从太极图上看到,红点和黑点是分离的,不是重合在一起的;从两个“小豆点”呈现的流体运动来看,红色从尾尖到圆头,黑色从尾尖到圆头,两者的运动方向相反,运动方位相错,再加上红黑两点之间有“相拥”的吸引力,运动力学原理告诉我们,这种运动会产生旋转。

三、五行学说

五行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物质观.多用於哲学、中医学和占卜方面。五行指:金、木、水、火、土。认为大自然由五种要素所构成,随著这五个要素的盛衰,而使得大自然产生变化,不但影响到人的命运,同时也使宇宙万物循环不已。五行学说认为宇宙万物,都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行(运动)和变化所构成。它强调整体概念,描绘了事物的结构关系和运动形式。如果说阴阳是一种古代的对立统一学说,则五行可以说是一种原始的普通系统论。

五行五行,是用五个文字符号代表物质能量的形态间相互关系及运动变化规律,其中:

五行相克(克即胜过)是描述物质形态的相互关系

金胜木(物质上很容易理解,简单的助记就是哪个更坚硬,就胜过软一点的。),木胜土,土胜水(这里的土仅指泥土而非广义的大地),水胜火,火胜金(用道德经话来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

五行相生(生即出现转化)是描述事物的变化规律

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

正因如此,我们就能从阴阳五行中理解万事万物的规律,又正如道德经所说:「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上一篇:地支暗合在八字中正确应用
下一篇:三神论命法:格神、命神、天神(首次公开)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