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的孩子是什么命(当孩子不想读书,告诉他这3句话)

抖帅宫 1107 2023-09-08

2007年的孩子是什么命(当孩子不想读书,告诉他这3句话)-第1张-观点-玄机派

来源头条作者:凯叔讲故事

文 | 芒来小姐当孩子不想读书,告诉他这3句话:生活可以休息,但人生没有重来。早早离开学校的孩子,一般会去哪儿呢?纪录片《18岁的流水线》,给出了答案。这里的工人大多是95后,初中辍学后进厂打工,没学历、没技术,只能从事最廉价的工作。每天站着工作8小时,还要加班4小时;手被割破也不能请假,健康得不到保障;做着高强度体力活,伙食却只有大白菜和咸菜;迟到旷工会被重罚,连上厕所都没时间;当记者问这些孩子:你们想回学校读书吗?很多人说“想”,脸上尽是后悔。曾经,他们嫌弃读书累赘,早早就戳了学;现在,他们吃够苦头,明白哪怕多拿一个文凭,未来都会截然不同。学习不是唯一的出路,但尚未找到别的出路之前,放弃学习,就等于

放弃了人生。对涉世未深的孩子来说,这很难理解。但最好的教育,是感同身受。我们可以试着让他们明白:有时不想读书,你可以休息一会;总是不想读书,就去流水线上看看;如果铁了心不读书,作为过来人,我有三句话要送给你。“你现在处于人生最好的时候,一定要抓住机会”2019年,湖北日报发布了“武汉打工人工资段位”。数据显示:初中学历者,平均月收入只有3000;高中学历者,平均月收入有4000;本科学历者,平均月收入高达7000多。诚然,不读书也有出路,辍学也可能衣锦还乡。但谁能保证它会发生在你身上?教育学家李玫瑾教授说:辍学是孩子犯罪的主要诱因。离开校园后,孩子面对花花绿绿的诱惑、纸醉金迷的享受、好逸恶劳的同伴,很可能被同化。厦门,一群15岁孩子,洗劫了一家电器店。他们都只有小学学历,却梦想一

夜暴富。纪录片《三和人才市场》中,大量辍学孩子背井离乡,靠打零工生存。日薪100,干一天,玩三天。吃4元没有营养的素面,住15元潮湿破烂的床位。做久了,即使想去别处谋生,也不太可能,他们以为,学习限制了自由,丢了它,往后每一天都会更开心;却没想到,读书是一种生活的好习惯,丢了它,往后每一天都比昨天更糟糕。“长大后你会发现学历是改变人生的捷径”还记得14年前那位“高考交白卷”考生徐孟南吗?当年,他可是轰动全国。2008年,徐孟南正值叛逆期,盲信“高考扼杀个性”。他写信给教育部门,石沉大海;逃课去网吧,成绩飞速下降;高考故意不答题,写满教育理念。他坚信自己是英雄,直到高考成绩公布。徐孟南考了零分,没有被任何大学录取。他原本成绩优秀,因为叛逆冲动,与学业失之交臂

。年仅19岁的他,只能跟随父亲到处打工。这时他才明白:为什么家里那么穷,父亲还是鼓励他上大学。因为流水线上几乎没有休息日,日复一日重复枯燥工作。迟到要受罚,请假要扣钱,即使身体欠佳,也只能硬撑。父亲不愿他吃同样的苦,拼尽全力托举他。没想到,孩子自己放弃了唯一的翻身机会。徐孟南后悔地说:“我试着换个好工作,但好工作要高学历,而我只是高中毕业。”反观那些有本科学历的同学,有人考研,有人出国,有人当白领。哪怕在写字楼里996,和他相比,也体面且轻松。和徐孟南一样的“白卷”考生,还有很多:2006年高考,蒋多多只写了笔名,零分离场;2007年高考,陈圣章故意不答题,白卷离场;2008年高考,李坚写下即兴作文,零分离场。这些人后来怎么样了?蒋多多上了技校,因为学历低,薪水微薄,谈及当年悔不当初;陈圣章做过多份底层工作,

辗转于流水线上,跨越阶层几乎无望;

李坚凭借出色的文笔被翻译学院录取,勉强获得本科文凭。徐孟南重新参加高考,为了劝告其他考生不要效仿自己,他在10年里发放4000分传单。关于放弃学业,心理学家阿马蒂亚.森说:“孩子们以为,这是靠自我感觉和经验做出的感性选择,实际上,他们是理性化的傻子”。不读书、交白卷,是个人都会;多读书、考满分,是极少数精英。所以,“改变世界”的永远是第二种人。第一种人,总以为自己是热血盎然的英雄,其实,他们只是半途而废的倒霉蛋。因为热血不足以撑起未来,英雄也并非只有热血,更有实力。这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认清生活的真相,依然热爱生活;理解学习的枯燥,依然热爱学习。如同韩寒说的:学习不分地点环境,无论你在哪里,都要贯彻终身。高考或许不是唯一的出路,但是最好的捷径。因为我们读过的每一页书,最终都会铺成脚下的路。持续吸收,人才能持续向前迈步

。“读书不是为了别人是为了你自己”其实,成绩好不意味着“万事大吉”。读书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教会我们坚持、深耕、自律。强迫孩子读书,不见得能让孩子前程似锦;从学习中提炼出持之以恒的精神,才是以后安身立命的财富。北大心理学教授徐凯文说:孩子厌学比率高达30.4%。他们身体在课堂,心飞到外面,和游戏、足球、KTV作伴。这些孩子,未必不是学霸的好苗子。只是他们尚未理解,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多么有趣,远胜过打游戏。徐凯文认为:对学习没有兴趣的孩子,容易生出“空心病”。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读书,或者格局狭隘,认为读书是为了父母、为了面子、为了跟别人比较。其实,读书是为了自己。为了能走出原生家庭的局限性,结束上一代人的艰苦;为了有自信的资本,任何事都学得比同龄人更快、更好;为了

有自由的底气,未来能尽情选择自己热爱的工作。诚然,读书有功利、枯燥、乏味的时候。这个时候,父母的调解和引导非常关键。姐妹8岁的孩子,因为考试不理想,生出厌学情绪。姐妹提议:既然不想读书,那你去街边卖苹果吧。孩子欢呼雀跃,没多久就垂头丧气,因为卖苹果太辛苦了。他年纪还小,但已经能察觉到:这不是什么体面的工作。好不容易卖出一个苹果,没有人夸他“卖得不错”。可当他念出“香甜可口”等词汇,就有人夸他“小有文采”。半小时后,孩子放弃卖苹果,仰头说:“妈妈,我想看书。”他亲身体验到了:你所读的每一本书,都会化为财富。卖再多苹果,也比不上多学一句成语带来的成就感。当孩子不想读书,往往是因为尚未明白读书的好处。所以,讲再多道理,都不如让孩子亲身体会:读书多么有用。比如,闲暇时带孩子卖卖废纸,算算能卖出多少钱。

上一篇:算命最准的免费网站 在线抽签算命_免费抽签占卜算命_观音灵签抽签_月老灵签抽签-指迷算命
下一篇:哈士奇是真傻还是装傻,狗界第一网红哈士奇是一种怎样的狗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