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性格决定命运" 为什么说...
772
2023-09-20
性格决定命运有道理。因为性格后天的可塑性,对于人的成长非常重要,尤其是幼儿时期的成长环境,对于人的性格形成有着很大的影响。性格一经形成,就比较稳定,并贯穿于整体行动之中。
性格具有复杂性,这来源于社会现实生活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很难用几句话加以归纳,只有深刻解剖自己的内心世界,深刻分析自己的各种欲念,思想动机,和自己性格方面的各种表现,联系起来,加以考察,才能在本质上把握住自己的性格。
扩展资料
一个人,可以通过自我意识,来巩固、加强、和完善性格中的优点,也可以通过自我意识,有目的的、节制和消除性格中的不利因素。
心理学家们,一直认同这样一个观点,性格对于一个人的行为方式起着支配作用,比如有的人性格鲁莽,所以行事总是风风火火,他们直来直去,也不会拐弯抹角,经常因为自身的愤怒或者是一股冲动的劲而犯下一些显得很没有脑子的错。
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了他的一生命运,这句话说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因为人的性格很难改变,他性格也是跟着他的做事方式,比如和同事之间,和领导之间的相处状态等。你性格好的人就可以和同事之间和领导之间很好的相处。反过来就是一团糟。
人的性格是表现在人的态度和行为方面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特征,是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性格不仅影响一个人的生活状况、婚姻家庭,也影响一个人的人际交往、职业升迁、商务活动、事业发展、经营理财等,性格决定一个人的成败得失,决定一个人的前途命运。优良性格让人不管是在顺境还是在逆境中,都能坦然积极地面对,并且不懈努力,取得成功;不良性格会让人走尽弯路,受尽挫折,甚至在关键时刻毁掉一个人的一生,造成悲剧性的结局。
性格决定着一个人的交际关系、婚姻选择、生活状态、职业取向以及创业成败等等,从而基本上决定着一个人的命运。因此,成功与失败无一不与性格有着密切的关联,性格决定着人的一生是悲剧、平庸,还是建功立业、身世显赫。
性格决定了你做出的选择,如果有2个选择在你面前,谦虚的人会选择谨慎的选择,冲动的人会选择感情地选择,聪明的人会选择长远的选择,狡诈的人会选择老谋深算的选择等等。所以,性格决定选择,选择决定环境,环境又影响选择,然后,环境又与命运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性格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更是一种资产。只要能扬长避短,选择最适合自己性格特长的事情去做,就一定会成功的。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了他对各种事物的不同态度,最后得出不同的结果,从而产生不同的人生境遇。
扩展资料
影响性格塑造的推手很多。你的基因、朋友、学校和许多其他因素造就了今天的你。对,很可能就是这样。实际上,有研究暗示,我们几个月大时的行为倾向对日后的行为倾向有重大影响。这并不是说性格早早就定型了,不过我们之所以独一无二的根本原因可以一路追溯到婴儿时期。
研究婴儿的心理学家常常使用“性情”这个术语,而非性格。20世纪50年代的纽约纵向调查是首批探索性格的研究之一。调查发起人丝黛拉·切斯(Stella Chess)和亚历山大·托马斯(Alexander Thomas)夫妇选了133个新生儿,并连续追踪调查了他们30年,同时还约谈了他们的父母。
基于二人的发现,研究人员提出了婴儿性情的9个不同面,其中包括活动量、精神状态和注意力分散度。他们还发现,针对不同面给婴儿打出的分数整体比较接近,在不太强调政治正确的年代,他们把孩子分成了三种类别:“省心儿童”、“问题儿童”和“慢热儿童”。
这项在纽约发起的调查发现,3岁时被归入“省心儿童”或“问题儿童”类别的孩子,在成年初期,仍多属于同样的类别,不过研究没有调查儿童性情和成人性格间的联系。
事实上,长期以来,研究婴儿性情的心理学家和研究成人性格的心理学家并没有什么密切往来。然而,十多年前,这种情况开始有了改变,尽管不能借助婴儿的性情完全推测出他日后会形成什么性格,但这两类心理学家却建立了联系。
针对婴儿性情制定的打分系统也随着时代变迁发生了改变。原本研究人员要从9个方面给性情评分,但如今,这9个方面缩减成了3大方面(不幸的是,各个心理实验室使用的精确术语有所不同):“自我调节”,主要关注的是婴儿的自控能力和注意力等(如抗拒诱人玩具吸引力的能力);“负面情感”,顾名思义,就是恐惧、沮丧等消极情感;“外倾性”或“外向性”,主要与活动量、兴奋程度和交际能力相关。
今年,俄罗斯研究人员在网上发布了一项有关性格和个体差异的研究,该研究要求45对父母在孩子几个月大时(一般是7个月),评价他们的性情,等孩子8岁多时,再依据外倾性和神经质程度等成人性格的主要特征评价孩子的性格。
比较两个时间点的评价后,研究人员发现了某些方面的一致性,比如外倾性/外向性评分(他们更爱笑)较高的婴儿,到了8岁时,神经质的程度一般会比较低(也就是说他们的情绪更稳定);自我调节评分较高的婴儿长成儿童后,在认真尽责这一成人特质方面得分也较高。如果你的孩子似乎可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好消息——那可能意味着他们再大一点后可以让自己的房间保持整洁。
该研究中也有不相互匹配的评价结果,比如微笑,更外向的婴儿长成儿童后并没有在外倾性方面获得更高的评分,这暗示婴儿时期的性情并不总是一成不变的。不过研究结果确实佐证了研究人员的说法:“1岁时表现出的性情特征奠定了日后性格的基础,同意这一观点的人越来越多。”
令人惊奇的是,有些联系甚至可能会维持40年。在另一项2007年发布的调查中,捷克共和国的研究人员推迟了评价婴儿性情的时间(受试婴儿的年龄处于12个月至30个月间),他们发现个体婴儿期的性情和40年后重测的性格特征存在着关联,虽然这种关联过于具体。
仍需讨论的两个特质是学步儿童去抑制(类似于被广泛运用的外倾性/外向性评价法)和成人外倾性。受试者学步时越活跃独断,成人时外倾性评分就可能越高,自我效能(即信任自身能力)也更好。如果三岁能看老(引自诗人威廉姆·华兹华斯),研究人员称他们愿意再加上一句“……学步期也很可能能看老。”
值得记住的是,尽管这些研究显示出了可以影响一生的相关性,但我们的性格仍会不断变化,不可能停留在性格初现成人特质的那一刻(别的不说,这取决于你想要什么样的、成熟的成人性格)。然而,婴儿长成儿童后,其性格会渐渐明确化。比如直到3岁时,孩子的行为才更能预示他成人后的性格会如何。
在2003年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中,伦敦精神病学研究所在1975至1976年间测试了1000多名3岁小孩的行为评分(那时他们把孩子分成了5个类型,即“善于自我调节型”、“可受控型”、“自信型”、“拘谨型”或“保守型”,评分基于这种分类),之后又比对了他们3岁时的行为评分和26岁时的性格评分。
这次,这个时间跨度接近30年的调查显示出了许多惊人的一致性——在这里我们只举一个例子,“自信型”儿童成年后外倾性最强,“拘谨型”儿童成年后外倾性最弱。
任何一个有小孩儿或陪着小孩儿的人都特想从孩子的一颦一笑中,找出其不断显露的性格特征。最新的心理学研究暗示,这种做法可能不是白费力气。
该领域的研究也有严肃的一面。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认为,幼儿期首次出现的行为倾向可能是导致成年期心理问题的根源。通过辨别这些迹象,我们或许能在孩子年纪尚小时小心地加以干预,并引导他们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说起来好简单,看似老掉牙的鸡汤,但却是经过多少代人的血泪代价才总结出来的至理名言。虽然我们小时候也常常听到这句话,但真正懂得,差不多都要在长大成人、吃过亏、对自己也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之后。
小时候,别人跟我说这句话我是不服气的。年少轻狂,还没栽过跟斗,最大的跟斗也不过是没考第一名。一路固执、倔强地长大,到了工作中才发现处处碰壁,错失了很多机会,之后才懂得慢慢收敛,幸而不晚。
我有个同学好友,她念书的时候诙谐幽默,为人大方,处处为他人着想,偶尔吃点小亏也不说什么,大家都很喜欢她。后来,毕业的时候,有寝室同学通过家里关系,介绍她去了一个很好的公司,在那里遇到她老公,爱情、事业双丰收。
比起她步入社会之后的一帆风顺,之前吃过的一点点小亏又算什么呢?她也一定未曾想过,自己为人和善的性格会改写自己一生的命运。有时候,性格使然做出的举动,就可能在后面的某个节点改写自己的命运。
楚汉之争中的项羽和刘邦就是性格决定命运的典型。项羽出身高贵,年轻气盛,却失去有利局面,最终自刎收场;刘邦出身低微,有勇有谋且没有礼义廉耻,最终在投靠项羽之后又灭了项羽。不能不说有很大的性格因素在里面。
性格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其他方面的短板。生活中,因为性格不讨喜或性格有缺陷,而郁郁不得志的人,比比皆是。如果性格不好,再没有特别于常人之处,家里还没有矿,那要比性格好的人多走很多弯路,很大程度上不会一帆风顺就赢得亮眼的人生。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