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节指的是什么意思,清明如何成为清明节的

抖帅宫 698 2023-09-21

八节指的是什么意思,清明如何成为清明节的-第1张-观点-玄机派

来源头条作者:小金帛好读书

清明节,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而清明节气,则是出现在每年的农历春分后第15日,公历在在4月4日至6日之间变动。冬至不再作为节日之后,“清明”便成了唯一具有节气和节日双属性的名词。

清明与节气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中国在古代很早便开始观察气候规律,进而指导农业生产活动。历法逐渐确定,便意味着古人逐渐掌握了一年的循环周期,而循环周期中的关键节点也就确定了下来。

现在常说的二十四节气,其实是指八节二十四气,《说文》中“节”字解释为“竹约也”,即为竹节,指的是时间重要的节点。

春夏秋冬组成四时,四立与两分两至组成八节,四时八节便是二十四节气重要的框架,而古人称二十四节气为“二十四气”,则是因为认为一年的变化便是“气”的循环,以五天为“一候”,三候为“一气”,将全年分成“二十四气”。

《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斗指乙即北斗指向乙区域。“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清明”时节,正值仲春和暮春之交,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变暖,降雨增多,万物复苏,大地一片生机勃勃的场景,这个时候也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

《四民月令》中记载:“清明节,命蚕妾,治蚕室”,农谚中也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来表明这个时节对农业的意义所在,凌道扬和韩安、裴义理等林学家就曾倡导以每年清明节为“中国植树节”。

这个时候,“清明”主要是指节气而不是节日,但是在这段时间内,春光明媚,气候宜人,为人们的郊游和户外娱乐提供了良好的天气环境。

清明与寒食清明变为一个节日,和我国古代另外一个节日息息相关——寒食节。

寒食节,在前一年冬至后的一百零五日或一百零六日,恰好在清明的前一天或前两天,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

古人在这个日子进行盛大的祭祀活动,同时,沿袭了远古的改火旧习,把上一年传下来的火种全部熄灭,即是“禁火”,《周礼·秋官·司煊氏》中便有“仲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之后重新钻燧取出新火,作为新一年生产与生活的起点,谓之“改火”或“请新火”。

关于寒食节的起源最为出名的便是附会介子推的故事。春秋大臣介子推追随晋国公子重耳在外逃避追杀,为了让重耳活下去,介子推甚至割了自己的肉给其充饥,而在重耳当上晋文公之后选择了辞官隐居。晋文公为了逼其从山中出来,听信小人之言,放火烧山,却没想到介子推并未出山,反而是与母亲抱树而亡。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晋文公感念介子推,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介子推非常怀念,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

这则故事里面其实已经展现了寒食节的习俗——一是禁火、吃冷食,二是祭祀以及哀悼逝去的人。因为寒食节通常要禁火三天,所以有关活动要延续到清明,两者便开始了初步的融合。

中国古代的祭祀祖先,往往都是在家庙举行。帝王、公卿、士大夫都有设立祖宗灵位的宗庙和家庙,百姓也在家里的正堂上安设祖宗的牌位。至于到墓前祭祀、扫墓等被称为“野祭”,只有恰巧经过时,才会顺道祭祀。

而庙祭转为野祭,有说是因为五代礼制崩坏所以造成的,也有说是因为诸葛亮死后却并未被盖庙,民众感念其恩,自发在寒食节于田野道路上拜祭,形成了风俗,后来哪怕附祭诸葛亮于先祖庙(现在的武侯祠本是供奉刘备的汉昭烈庙),但寒食野祭的风俗却已经形成,并演变为各人祭扫先人的坟墓。

不管什么原因造成的这一习俗变化,因为清明前后的气候环境,让民众更加喜欢这种形式,也因墓地在野外,这种扫墓带有一定的郊游性质。在唐朝初年,这种风俗已蔚然成风。

唐高宗李治时期,认为这种风俗不合礼制,还专门下诏令禁止,“或寒食上墓,复为欢乐。坐对松槚,曾无戚容。既玷风猷,并宜禁断。”但是并没有制止住民间的风气。

一百多年后,唐玄宗颁布敕令,将其定为常式。“寒食上墓,礼经无文,近世相传,浸以成俗。……食馀于他处,不得作乐。仍编入礼典,永为常式。”

这个时候还在强调,不得在墓前游乐、品尝祭品等,还有对应的惩罚,“寒食上墓便为燕乐者,见任官典不考前资,殿三年,白身人决一顿。”

只是民间的风俗并没有因此而被终止,反而是扫墓之风更加盛行。后因官吏回乡扫墓,时有耽误职守的事,朝廷又颁布几个政令解决假期的问题。

在一开始时,规定寒食节放假四天——“寒食、清明四日为假”,四十年后变为五天——“自今以后,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又过了十余年,增加到七天——“清明前二日为寒食节,前后各三日,凡假七日”。

唐宋时期,因节日的休假长度以及习俗的延续性,将寒食节与清明混合在了一起。而寒食习俗因为造成不少老人死亡,从汉代开始各个朝代都不断禁止,在晚唐、宋代以后,禁火食冷之俗转衰,到了元代大体消亡。

“寒食”的名称越来越少被人提及,而本来是节气名称的“清明”被突显出来,以“清明节”来代替这个时节的人渐多,最终取代寒食节,成为节日名称。

清明与上巳随着清明节活动的逐渐盛大,因为习俗的相似性以及时间的相近,逐渐将传统节日中的上巳(sì)节融入了进来。上古时代以"干支"纪日,三月上旬的第一个巳日,谓之"上巳",魏晋以后改为三月三日,而此时正值暮春。

上巳节最重要的活动便是祓(fú)禊(xì)。它是指到水滨去洗濯,去除宿垢,带走身上的灾晦之气,有祈福的寓意。这种仪式的性质要求,让其具有了自由快活的春游气氛,《论语》中有名的“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便是写的这种场景。

而这种活动,因为所有人都要参与,也给与了男男女女接触的机会,便有了男女嬉游示爱的场景,《诗经·郑风·溱(zhēn)洧(wěi)》描述的便是郑国三月上巳节青年男女在溱水和洧水岸边游春的内容:

这种时节男女欢聚水边,交友唱歌的习俗,在我国的一些少数民族区域如壮族、苗族、瑶族等依旧有所保留,作为一个盛大的节日进行庆祝。

古人认为自己的灵魂也如同万物一样随四季的变化经历发芽、成长到凋零的过程,所以要在在初春招魂,而招魂便也是同祓(fú)禊(xì)进行举办的仪式,颇有些祭祀先祖的含义在内。

只是不管是祓(fú)禊(xì)还是招魂,都远没有欢快的嬉游和交往有吸引力,因此,在魏晋之后,水中沐浴、招魂续魄之俗逐渐消失,仅仅保留了水边交游、宴饮的活动。王羲之最为出名的《兰亭集序》便是描述的这种曲水流觞的酒会活动。

上巳节的郊游饮宴与清明扫墓后的春游在开始时尚分头而行,后来逐渐合而为一,上巳节重交游踏青的特点被整合到清明节习俗之中。

寒食、清明与上巳三节的融合,形成了如今的清明节。而王维的《寒食城东即事》一诗,便已将三者容纳:

寒食城东即事

清溪一道穿桃李,演漾绿蒲涵白芷。

溪上人家凡几家,落花半落东流水。

蹴踘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

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

上一篇:五一广东省内自驾旅行推荐,自驾14天跨越广西贵州云南三个省
下一篇:男属猪女属马合不合 属马女跟属猪男的婚姻配吗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