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卯什么意思,2023癸卯年闰二月
335
2023-09-27
2023年按照古代的天干地支纪年法称”癸卯年”,因地支是卯(兔),民间也称“兔年”。癸卯兔年全年长度有384天,闰二月。由于癸卯年多了一个闰月,在年首和年尾各有一个立春日,民间也称“双春年”。
之所以出现闰月的情况,是因为公历及农历的计算方法不一致所导致的。农历也称太阴历,它是按月亮绕地球一周的运行所计算的,而公历也称太阳历,它是按地球环绕太阳一周运转而计算的。
如果公历和农历各自以自己的时日算下去,三年就相差一个月的时间,人们为了弥补这个差距,就在农历的历法中引入一个闰月的制度。即在一个适当的年份中,增加一个月,所以也就有了闰月。根据二十四节气与中气的说法,2023年二月结束之后,中气不足,所以就要闰一个二月,才能补齐中气,这样二十四节气才不致于错乱,因此,2023年闰二月。
关于闰月、双春年,民间有着很多的说法,其实这并不奇怪。由于二十四节气是反映农时的节令,也只有闰月才协调二十四节气的准确性,出现闰月的年份,当年多了一个月,出现双春年也很正常。
在我国古代是以干支纪年的,也就是说以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结合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来相互配合,组成60组不同的天干地支来纪年的,谓:甲子、乙丑、丙寅……以此类推,这也是我们所说的六十年一个轮回,俗称“六十甲子”。
十二生肖是在十二地支中的形象化代表,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已(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戍(狗)、亥(猪),在年份中,2023是癸卯就称癸卯年,而卯又对应生肖兔,所以民间也称兔年。老话说“癸卯半忧喜,四时恶风起”,这又是什么意思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大家知道,一些老话和民间俗语来源很广泛,既有古代劳动人民日常生活的总结,也有出自于古典书籍及诗词歌赋等,这句“癸卯半忧喜,四时恶风起”的老话,其实来源于古书《孔圣枕中记》,又称《枕中记》,它是一本托名孔子所著的书籍,具体是孔子所著还是后人加上去的也无从考究。它描述了一些对于不同年份农时的一些记载。关于癸卯年有这样一段话:“癸卯半忧喜,四时恶风起。春夏多雨雹,秋来缺雨水。燕赵好桑麻,吴地禾稻美”。意思就是说癸卯年半喜半忧,春夏两季雨水和冰雹的天气可能会较多或出现大风天气,但到了秋季会干旱少雨。燕赵两地桑麻很好,利于养蚕,而吴地的区域稻谷丰收。
在《地母经》中也有着类似的说法,“太岁癸卯年,高低半忧喜。春夏雨雹多,秋来缺雨水。燕赵好桑麻,吴地禾稻美”。意思都差不多,虽然说癸卯年春夏雨水多又有可能出现冰雹天气,但对于农作物的说法还都是丰收的说法,不过都是指的某一个区域,我国地域辽阔,也不可能全部一样,因此也就有了“癸卯半忧喜,四时恶风起”的总结。小编认为,一些人把这句俗语理解为2023癸卯年是半喜半忧的年份,说是一种预测明显是一种错误的解说。毕竟以天干地支推算,六十年出现一个癸卯年,这只能说是古人结合当时的气候条件对于当时的癸卯年来做出的一个总结,不是预测。
气候变化无常,任何人也难以预料,纵然年份同属癸卯年,但气候特点也不会完全相同。纵然出现类同的天气概况,但古代和现在的农业技术以及防灾举措都无法比拟,这是没必要杞人忧天的。毕竟古代科技落后不能随时掌握天气情况,这样的说法只能说是古人在生活中总结一些经验,目的就是为了告诫人们在以前的癸卯年曾经是这样的气候特点,要多加防范。不知大家对于这句老话是不是这样认为的?欢迎留言评论区!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