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头条作者:爱尚音悦君今天和大家说说山海经中的夔(kuí )"龙"。为什么打引号呢?其实在《山海经》是没有明确记载夔是龙的,但后世经常称它夔龙。《山海经》第十四卷大荒东经原文:”东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译:东海中有一座山,名叫流波山,这座山距离海岸有七千里远。山上有一种兽,它的形状与牛相似,长着苍色的身子,头上没有角,只有一条腿,它出入水中时,一定会有风雨相伴,这种兽发出的光像日月一明亮,它发出的声音像是打雷声,它的名字叫夔。黄帝得到它之后,用它的皮做鼓面,用雷兽身上的骨头来敲打这面鼓,鼓声能传到五百里之外,黄帝以此来震慑天下。原文中并没有描述夔是龙的字样,只是提到它是有特殊能力的神兽。那夔龙的称谓是怎么来的呢?胖子本着不敢瞎说的原则,还是查了大量相关的古籍文献及一些考古记载,大致整理了如下:其一,郭璞注释《山海经》注:“ 雷兽即雷神也,人面龙身,鼓其腹者。”我们再看一下《山海经》第十三卷海内东经记载的雷神原文:“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鼓其腹。在吴西。”这就是后人把夔叫作夔龙也称为雷神的依据之一,但是胖子很诧异,原文说的是“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意思难道不是用夔的皮做鼓面,用雷神的骨头做鼓槌吗?希望有知道的小伙伴不要吝啬为胖子解疑。其二,夔龙是尧舜时期的两个官员。《书.舜典》:“伯拜稽首,让于夔龙。”孔传:"夔龙,二臣名。”还有诗圣杜甫在《奉赠萧十二使君》诗中也写道:“巢许山林志,夔龙廊庙珍。”;梁辰鱼 《浣纱记·吴刎》:“伯嚭那老贼呵!我一心认是济世夔龙,谁知你是蠹国鸱枭。”;耶律楚材 《和人韵》之二:“安得夔龙立廊庙,扶持尧舜济斯民。”从这些诗和文献中不难看出夔龙其实是两位尧舜时期的贤臣,据记载:夔为乐官,龙为谏官,后用以喻指辅弼良臣。其三,我认为这是最有说服力的一种。夔龙纹,在商晚期和西周时期在青铜器上的龙纹常被称为夔纹和夔龙纹,夔龙纹是主要纹饰之一,形象多为张囗、卷尾的长条形,外形与青铜器饰面的结构线相适合,以直线为主,弧线为辅,具有古拙的美感。在青铜器上凡是表现一足的、类似爬虫的物象都称之为夔,这是引用了古籍中“夔一足”的记载,有学者认为一足的动物是双足动物的侧面写形,故不采用夔纹一词,称为夔龙纹或龙纹。 青铜器纹饰中,凡是较粗大的蜿蜒形体躯的动物,都可归之于龙类,称之为龙纹。胖子认为这种说法还是比较靠谱的,我们来欣赏一下这些青铜器上的龙纹。再补充两个:在《说文解字》中表示“夔,神魅也,如龙一足。”《东京赋》:“木石之怪,如龙……”而唐朝杨筠松曾将它直接归类为龙,还曾在《龙经》一书中提到:“夔龙为群龙之主,不游浊水,不饮浊泉。”说完夔为龙再说说夔牛论,《神魔志异·灵兽篇》记载:上古奇兽,状如青牛,三足无角,吼声如雷。久居深海,三千年乃一出世,出世则风雨起,雷电作,世谓之雷神坐骑。”吴任臣《山海经广注》引《广成子传》:“蚩尤铜头啖石,飞空走险。以馗(夔)牛皮为鼓,九击止之,尤不能飞走,遂杀之。”《山海经》中的描述也是其状如牛,其实在《山海经》中是有关于夔牛的记载的。《山海经》中山经:”又东北三百里,曰岷山。江水出焉,东北流注于海,其中多良龟,多鼍。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白珉。其木多梅、棠,其兽多犀、象,多夔牛,其鸟多翰、鷩。”中山经还有记载:"又东一百五十里,崌山。江水出焉,东流注于大江,其中多怪蛇,多鱼。其木多楢、杻,多梅、梓,其兽多夔牛、羚、、犀、兕。有鸟焉,状如鸮而赤身白首,其名曰窃脂,可以御火。”这里先说明一下《山海经》的系统包括“海内”"海外"“大荒”三部分,地域划分又分为五服,由帝王都城为中心向外分别为甸服、侯服、绥服、要服、荒服。海内指的是甸服、侯服、绥服。海外和大荒指的是要服和荒服。看过《山海经》中夔以及夔牛的原文,胖子猜测夔牛和夔是两种生物。因为夔出自大荒东经,在山海经地图中属于荒服,也就是小说中经常所谓的蛮荒之地,而中山经应该属于海内,两者相差甚远,所以胖子猜测这两种应该不是一种生物:夔牛应该是一种常见的生物和牛一样,而夔则是神兽不怎么常见,况且大多数文献也都是写夔或者夔龙而非夔牛,当然这只是个人猜测并没有找到相关记载。最后再说说“夔一足”吧,《说文解字》说“夔,神魅也,如龙一足。”《六帖》云”夔,一足,踔而行”。《吕氏春秋·察传》记载:”鲁哀公问于孔子曰:“乐正夔一足,信乎?”孔子曰:“昔者舜欲以乐传教于天下,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舜以为乐正。夔于是正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而天下大服。重黎又欲益求人,舜曰:“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故唯圣人为能和乐之本也。夔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有趣的是《韩非子·外储说左下.第三十三》却记载着两段不一样的故事。第一段:“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夔一足,信乎?”曰:“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无他异,而独通于声。尧曰:‘夔一而足矣。’使为乐正。故君子曰:‘虁有一足。’非一足也。”第二段:“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古者有夔一足,其果信有一足乎?”孔子对曰:“不也,夔非一足也。夔者忿戾恶心,人多不说喜也。虽然,其所以得免于人害者,以其信也。人皆曰:‘独此一,足矣。’夔非一足也,一而足也。”哀公曰:“审而是,固足矣。””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查一下译文。关于“夔一足”这件事其实挺好玩儿的,鲁哀公很大可能是混淆了乐师夔和神兽夔,他听别人说“夔一足”就以为乐师夔是一条腿,所以才出现了两段不一样的对话,毕竟名字一样混淆也是正常的。做个总结吧,夔在《山海经》记载中不属于龙,而是有特殊能力的神兽,至于称之为龙可能是后人根据青铜器上的一足夔龙纹 推断而来的,夔龙纹象征权贵还有辅弼良臣的意思,说简单点就是根据传说将神话演变成了一种信仰,并将其流传下去。胖子根据鲁哀公的故事感慨一下,我们在网络吃瓜的时候,应该要先了解一下事情的真相,而不是以讹传讹、断章取义,导致事件朝着复杂的方向发展。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