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头条作者:思问录文|墨染雨烟编辑|墨染雨烟01 震惊全国的复旦投毒案2013年,上海复旦大学曾发生过一起震惊全国的大学生投毒案。该校的研究生黄洋,因为饮用被室友下毒的纯净水而中毒身亡。黄洋(左)林森浩(右)案件的起因,仅仅是为了报复对自己恶语相向的室友。两个正值青春年华的大男孩虽然生活在同一屋檐下,性格迥异,血气方刚的年纪,双方有点小摩擦很正常。只不过,林森浩却用了一种最惨烈的方式,投毒致死。案件审理结束后,复旦投毒案在各大论坛讨论无数,不仅仅是因为这是一宗青少年杀害同窗好友、有违人伦常理的案件。更让人惊讶的是,犯罪嫌疑人林森浩,还是上海复旦大学的高材生。02 清华才女遭人投毒高材生投毒案并不是个例,这不禁让人们联想起发生于九十年代的另一起清华大学投毒案.....1995年4月28日的一天晚上,一位神色慌张的男子急匆匆地走进了清华大学派出所,左脚刚一踏入,他便焦急地对值班民警说道:“同志,我要报案。”还未等值班民警反应过来,他又接着说:”我是清华大学化学系的老师,我们系大三学生朱令疑似遭人投毒,凶手目前尚不明晰,因此我要报案。”轰动一时的清华投毒案由此揭开帷幕...当时,被清华大学很多校友称为完美女生的朱令,因为铊中毒,而导致了百分之百的残疾。时至今日,朱令的生活依旧不能自理,甚至还要依靠年迈的父母才能生存。同样是发生在国内名校,同样是各自领域的顶尖人才,也同样是朝夕相处的同窗好友。但朱令的遭遇与黄洋相比,却更为悲惨,因为案件发生至今已过去27年,可凶手依旧逍遥法外,很有可能,这个凶手还在过着平静的生活,也有可能与朱令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这个“凶手”还生活在朱令的眼皮底下。那么,十九年前到底发生了什么?又是谁?把她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03 出身书香门第的“完美女生”1973年,朱令出生于北京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高级工程师,母亲则是一家国企的管理人员。从小受父母的熏陶,再加上夫妻俩非常重视女儿的教育,所以朱令自小就是人群中的佼佼者,同学口中“别人家的孩子”。在那个教育贫瘠的年代,朱令不仅学习成绩拔尖,而且琴棋书画均有涉猎。长大后的她更为不俗,1992年,朱令考入清华大学。成为一名物理化学和仪器分析二班的学生,出众的成绩与丰富多样的艺术才能,使她成为很多人眼中的“完美女生”。然而,本应该有个美好未来的清华高材生,前途却在大三的时候戛然而止....04 查无可查的清华悬案1994年11月24日,是朱令的21岁生日,朱父吴承之特地向单位请假,打算给女儿一个惊喜。不过因为朱令要准备文艺汇演的原因,他们只是在清华大学附近的餐馆,简单吃了顿饭。据朱父后来回忆,菜还未上齐,朱令便嚷嚷着肚子痛,“吃不下饭。”随后朱令住进了医院。对于她的病因,医生却始终给不出一个确切的诊断结果。但由于她的病情较轻很快痊愈,所以当时所有人,包括朱令自己在内,都没有深究病因到底是什么?直到1994年年初朱令再次发病住进了医院,她才发觉病情的“蹊跷”。此时朱令仅仅入院三周,病情就已经开始急剧恶化,美丽的头发一掉一大把,身体的各个器官都出现了衰竭。在同仁医院住院救治的两个月里,由于没有找到症结所在,医生们决定为朱令进行全身换血。前后累计换血八次,一次2000cc,但换血后的朱令非但没有有所好转,反而反应强烈,全身起泡。医生通过再次检查,发现朱令感染了丙型肝炎病毒,治疗再次陷入了僵局。母亲朱明新赶紧为女儿办理了出院手续,把她送往北医三院。05 漫长的求医之路1995年3月8日,朱令辗转来到北京协和医院的急诊室就诊,考虑到朱令此时已经出现神志不清的症状,他们向朱令推荐了神经内科主任李舜伟。当李舜伟端着茶杯一页页查看病历单时,他立刻意识到自己“摊上大事了”,因为,接待的这个病人,和30年前清华大学铊盐中毒的病例极其地相似。他高度怀疑是类似于铊、铍类的轻金属中毒。李舜伟随即邀请张寿林所长等人召开了一次病情分析会,一同出席的,还有朱令的父母以及朱令的化学老师。在会上,朱令的化学老师一再否认了此项猜测,根据朱令的实验记录显示,她从未参与铊以及其它有毒化学金属的实验,没有机会接触到铊。既然没有接触源,在座的大部分医生认为,可以排除朱令铊中毒的可能性。几天后,朱令陷入完全昏迷,依靠呼吸机勉强维持生命。06 生命垂危,病因却一筹莫展与此同时,校内很多同学都很关心朱令的病情,开始自发地为朱令的发病寻找病因,其中就有朱令的高中同学贝志城。之前为了确定朱令的病情,贝志城曾找过他的同学蔡全清,希望他能将朱令的症状翻译成英文,通过互联网向全世界的专家发出求助。此时他们已经收到了近千封邮件,其中有各种各样的方案和建议,但超过百分之三十的邮件中,都将病因指向了铊中毒。难道,被老师和医生们已经排除的铊中毒,真的是令朱令疼痛难忍的原因吗?贝志城迅速地将这个结果通知了朱令的父亲。不料朱父却遗憾地告知贝志城,说”协和医院的医生之前就已经排除了此项可能。”此时,来自世界各地的邮件还在源源不断地发来,其中一位来自纽约的医生对朱令的病情尤为关心。在从贝志城口中得知协和医院排除铊中毒此项可能之后,这位医生顿时拍案而起,三番五次地发邮件要求贝志城,对朱令进行铊中毒的检测。看到这里,可能网友会有这样的疑问,既然有这么多的怀疑是铊中毒,为什么不及时进行铊中毒的检测呢?这样一来,病因不就马上明确了吗?其实是因为在1995年那个网络信息尚不发达的年代,没有人相信贝志城从网上获取的这些信息。再加上当时我国铊中毒的病例少之又少,所以没有一家医院,设立过铊中毒的检测。时间在一分一秒流逝,朱令的身体也在一天天发生变化,看着朱令从那么活泼的一个人变成现在这个样子,贝志城心如刀绞。“究竟怎样?才能挽救朱令的生命?”07 样本化验证明受害者金属中毒基于对国外医生的信任,加上自己内心的想法,贝志诚再次拨通了朱令父母的电话,转达了纽约医生的质疑。朱令父母考虑再三,决定对朱令的样本进行化验。经过多方努力,朱母找到了有毒物质鉴定的专家,陈震阳。他曾在德国的毒物实验室做过多年的访问学者,而有关铊中毒的研究,则是陈教授的重点课题之一。而另一边协和医院在得知陈教授可以测铊中毒的消息后,也在第一时间按照他的要求,迅速采集了朱令的血、尿、脑髓液等样本,一并送往了实验室。女儿到底是不是铊中毒呢?此时的朱令父母感到非常紧张。如果真的是铊中毒,女儿是否还有治疗的方法?可如果不是铊中毒,难道女儿的生命就这样不明不白地完结了吗?可当化验结果出来的时候,即便是医学经验丰富的化验员陈震阳,也被当时的数据吓了一跳。朱令各项样本的铊含量,都大大超出了正常范围的上万倍,剂量足以毒死一个半人以上,而这么大的量,绝不可能是误服或者误接触那么简单。好在对于铊中毒的治疗并不复杂,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用普鲁士蓝给病人解毒。当朱令父母准备拿着巨款去购买时,却发现普鲁士蓝只要四元一支。朱令住院花费巨大,但真正有用的药物却如此经济实惠,这对终日夜不能寐的朱父朱母来说,实在是讽刺至极。08 证据全无,真相石沉大海女儿的性命维持了下来,可对于女儿的铊中毒,朱母却显得十分意外。铊是一种剧毒危险品,一般人很难接触到,甚至没有听说过,即便是全国范围内,能接触到铊的人员也只有200余人,而清华大学的七名接触人员中,并不包括朱令。同时,凭借多年研究铊中毒的经验,陈教授认为,没有人会蠢到用铊来自杀,因为铊中毒是慢性的,同时伴随着一种让人无法想象的剧痛,最后排除自杀的可能性,剩下的,只有他杀!但由于当时朱母一直忙于照顾朱令,并没有选择立即到派出所报警,而是率先联系了清华大学的化学老师薛芳渝。薛芳渝经过请示之后向清华大学派出所报了案。于是才有了开头的那一幕。不久后警局人员对朱令的生活环境进行了全方位的搜查,可奇怪的是,朱令在宿舍的物品全都不翼而飞,特别是洗漱用品。宿舍遭了贼?可宿舍的其他物品却完好无损。这不禁让人怀疑起是不是嫌疑人故意所为。由于最重要的证据不翼而飞,这个案件也一再被搁置。1997年,朱令这一届同学迎来毕业季,案件却始终没有进展。如若人员分散,案件破获也将遥遥无期。这时,一个名叫孙维的“嫌疑人”进入到警方的视野。她是朱令的大学室友,更关键的,她还是清华当年为数不多的七名可以接触铊元素的人员之一。孙维(左)朱令(右)同年四月,办案人员以“了解情况”为由,把孙维带到警局进行了长达八个小时的调查,但因为证据不足的原因,第二天,警方解除了对孙维的怀疑,真相再次石沉大海....09 世道无奈,天道昭昭...2006年,朱令33岁,那时的她已经全身瘫痪,智力相当于6、7岁的儿童,语言表达严重障碍,双目近乎失明。为了尽量减缓朱令病情的恶化速度,年迈的父母每天都要帮助体重近160斤的女儿做康复生活,这样的生活,已经维持了十一年。2013年,朱令一家入住小汤山医院。去年,朱父的肾脏出现了一点问题,幸运的是经过检查,朱父并没有什么大碍。命运给朱令一家最大的宽容,就是给朱令的父母健康的身体照顾女儿。至于罪魁祸首到底是谁?他们坦言:“只希望一家人能平平安安。”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