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八字环怎么解开(“分叉器”真的能够解决子线缠绕?使用过的老钓友这样讲)

抖帅宫 379 2023-11-04

两个八字环怎么解开(“分叉器”真的能够解决子线缠绕?使用过的老钓友这样讲)-第1张-观点-玄机派

来源头条作者:石头钓鱼記

现在随着钓具行业的发展,钓具越来越丰富,也越来越人性化,很多钓鱼的辅助小配件应运而生。比如:卸力八字环(带弹簧的八字环),O型橡胶圈,子线“分叉器”等等。不要小看这些小小的钓鱼配件,如果使用得当,对我们垂钓确实可以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些辅助小配件中的一种:子线“分叉器”。

对于这个子线“分叉器”的使用,褒贬不一。有 的钓友认为可以有效避免子线缠绕,有的认为毫无用处就是一个“鸡肋”产品。当然啦!厂家肯定是讲效果怎么怎么的好了。那问题来了,到底这个子线“分岔器”有没有作用,作用有多大呢?今天我就根据自己实际作钓经历来阐述一下自己对这个“分岔器”的看法。

常见的一字型凹槽“分岔器”

先来看看这个“分岔器”基本属性:

分岔器的材质和形状

子线“分岔器”的材质和太空豆类似,以橡胶和硅胶居多。形状一般有一字型,一字凹槽性,V字型的三种。颜色选择较为多样化,有透明,黄色,白色,黑色等等。

不管是何种材质还是何种形状的“分岔器”,都是需要穿在两个子线上面,利用橡胶(硅胶)的“软”性特质和形状特点来让两条子线分开,以达到子线缠绕的效果。

子线“分岔器”适用于何种情况下

子线“分岔器”的优缺点

我本人是小钩细线的忠实使用者,所以我的子线在一年四季选择都是稍小的型号。这几年由于作钓水域不大,资源不是很好,我子线一般以选择1.0,0.8,0.6,0.4号居多。小钩细线的作用很多,但同样弊端也是存在的。比如:由于子线较细,较为柔软,操作不当很有可能造成子线缠绕。

前年听一个钓友讲有子线“分岔器”这个辅助配件,就在网上根据自己惯用的子线线号和长度购买了几板。下面我就聊聊自己在实际作钓中的运用情况。

带“分岔器”的线组子线“分岔器”适用于何种情况下

既然是钓鱼的辅助产品,如何更大的发挥它们的作用是很重要的。

适用于抛竿和提竿基本功还不是很娴熟的情况下

对于这点我想是发明这个辅助小配件的初衷。

悬坠钓一般是双子线的。使用双子线不但可以增大诱鱼的力度,还可以有效提高中鱼率。凡事有利有弊,当然,双子线也会产生子线缠绕的情况。从本人实际使用效果来看,子线“分岔器”这个辅助小配件确实是可以降低子线缠绕出现几率的。

选用子线短的情况下

一般的子线长度是根据垂钓鱼种和钓法的不同,选用有所不同的。比如钓鲫鱼使用15-25公分,钓鲤鱼使用25-30公分,钓草鱼,鳊鱼,鲢鳙甚至可以用用50公分甚至更长的子线。

通过实际使用经历上来看,子线超过25公分,在使用子线“分岔器”就不合适了。因为一般“分岔器”多处于子线的中间和中间偏上的位置,子线过长,“分岔器”下面的子线就会长,操作不当同样会大几率出现子线缠绕的现象。所以,长子线使用子线“分岔器”效果是不明显的。

子线过长,使用“分岔器”效果不好

选用子线线号稍大的时候

我自己买的带有“分岔器”的成品子线有0.4,0.6,0.8,1.0四种子线。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效果最好的是1.0线号的,其次是0.8,使用效果最不理想的是0.4和0.6线号的居多。

实际上原因很简单,就是子线越粗,同等力度下,子线被拉伸的幅度越小。另外,子线越粗就会越硬,子线越硬本身就是可以降低子线缠绕的几率的。

作钓水域水底“干净”的时候

作钓水底较为“干净”,就会有效降低挂底的几率。因为挂底很有可能出现这个小配件上下移动的情况,毕竟子线“分岔器”是穿在子线上可以移动的配件。

小结:

以上四种情况是个人认为使用“分岔器”较为合适的情况。因为子线“分岔器”的初衷就是让两条子线分开,便于我们挂饵,抛竿提竿方便。

另外,子线“分岔器”的终究是辅助小配件,并不是钓组必备配件。只要在合适的情况下选用,才能发挥它们的作用。

V字形“分岔器”子线“分岔器”的优缺点

一个产物的出现必然有它出现的理由,到底这个颇为争议的辅助小配件作用如何呢?我就根据自己的实际作钓经历来聊聊它的优缺点。

子线“分岔器”的优点

分岔器确实可以起到降低子线缠绕的几率

由于“分岔器”的两段分别穿在两条子线上,而由于它们形状的关系,确实可以起到两条子线分开的目的。并且“分岔器”体型越长,中间分开的距离就越大,出现子线缠绕的几率就会越小。

分岔器提升挂饵的速度

在提竿的时候,子线拿到手里的时候,由于“分岔器”的存在,两条子线很自然的分开,对于我们上饵的速度提升有一定的作用,特别是使用拉饵的时候。

分岔器有效避免双饵粘连

和上述同样的道理。在使用拉饵的情况下,两条子线自然的分开,就算是拉饵手法不是很娴熟,是可以起到避免双饵粘连的现象的。

使用“分岔器”,在拉饵的时候,因为子线分开,确实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

好了,介绍完了“分岔器”的优点,再来看看它们的实际作钓中的缺点。

子线“分岔器”的缺点

“分岔器”使用时间过长,易造成钩距增大

我刚开始用这种带有“分岔器”的成品子线时,效果确实是可以的。但在中过鱼后(特别是体型大一点的鱼儿),竟然出现钩距加大的现象。我当时调的是两个钩距,竟然在连续中过鱼,上饵的时候发现,钩距加大到了5公分,在短子线“分岔器”上端的线呈现“凸出”的情况,并不是和长子线一样处于绷直的状态。

个人认为,出现这种原因主要是因为尼龙线延展性的问题。在中鱼的时候,鱼儿逃窜和体重的力量会把鱼线拉长,鱼线会变细(肉眼是看不出来的),而“分岔器”是上下可以移动的,就会出现钩距加大的现象。钩距加大,随之就会出现钓目变小的情况,如果钓目高还好,如果钓目过低,就会出现无法观漂的情况。

出现这种情况后,我用手把“分岔器”摆正,但在后面再次中鱼后,还会出现这种钩距加大的情况。连续几次后,“分岔器”在子线上固定的牢固度明显的降低,唯一解决的办法就是更换新的子线。

“分岔器”在子线上的位置并不是固定的

“分岔器”使用时间过长,易出现会上下移动

一般“分岔器”的位置是在短子线中间或者中间靠上的位置。同样是上述原因导致,在反复中鱼,挂底,跑鱼出现后,“分岔器”会出现斜立或者上下位置偏移的情况。

我本人曾经就出现过“分岔器”竟然离上钩才二三公分的距离。用手摆正后,抛几竿后“分岔器”还会下滑但是很是郁闷。不得已就重新更换新的子线。

出现子线缠绕后,带有“分岔器”的子线更难解开

子线“分岔器”确实是可以起到降低子线缠绕的几率,但是不能避免子线缠绕的。

我记忆最深的一次是这样的。当时中了一个鲤鱼,由于用的子线较细,鲤鱼较大,不敢太用力。大概溜了有三四分钟,鲤鱼已经露出水面了。当时就我一个人,我就一手控鱼竿(6.3米),一手拿抄网。谁知鲤鱼看到抄网,竟然奋力一挣扎,竟然脱钩了。本来鱼线蹦的很直,脱钩后子线一下子缠绕在鱼竿上了,带有分岔器的子线缠在一起真的较弯弯绕绕呀!解了有两三分钟,是在耐不住性子了,直接更换了新子线。

小结:

我当时买了好几板不同规格的成品带分岔器的子线。连接好主线后,短时间内确实可以起到双子线分开的效果。不管是上饵,还是抛竿效果都是挺不错的。当然,是在没有被重力拉过的情况下。话又说回来了,我们钓鱼到底是为啥?不就是为了中鱼吗?

还有,在面对水底“不干净”,跑鱼,提竿过猛等情况下,“分岔器”不但起不到正面的作用,还会起到反面效果。

“分岔器”确实可以有效防止子线缠绕,但不能根本解决

引申一点:

从上面的介绍得知,子线“分岔器”的作用是有限的。那我们该如何在不使用“分岔器”的情况下,降低子线缠绕的几率呢?

抛竿和提竿的动作需要注意

我曾经见过这样的钓友,为了使钩饵更快的抛入到钓点,故意把鱼竿拉弯,用“弹”的方式抛竿。这样的抛竿方式先不说能不能抛的准,就“弹”出这个动作个人就是不建议的。因为子线弹出去,如果使用附钩性不好的饵料,很容易脱落。还有一个问题是在抛竿的时候,如果操作不当,也会出现子线缠绕,因为这样的抛竿我以前就是这样的。

个人认为,正确的抛竿动作是一手拿住钩饵,一手拿住鱼竿用“荡”的方式把钩饵抛到钓点。

中鱼提竿的动作

有些钓友,不管是钓大鱼还是小鱼都喜欢大力扬竿。这样的提竿动作,如果出现挂底或者跑鱼的时候,子线缠绕是很容易出现。

个人认为,提竿刺鱼的时候,首先一个上提刺鱼的动作,如果感觉到手下一沉再扬竿。也就是说,刺鱼的动作分为两个部分较为合适。

使用单线单钩

这个就很好理解了,使用单线单钩,出现子线缠绕的几率会大幅度降低的。

另外,铅皮是否圆滑,子线是否过长,这些都是造成子线缠绕的因素。

线组上的小配件,同样是造成子线缠绕的原因写到最后:

本人从使用的经历上来看,子线“分岔器”在短时间内使用还是用一定的效果的,但长时间不更换子线的情况下使用就不合适了。

个人认为,在连续最多中10条鱼后(当然要看竿的调性和鱼儿的大小)就需要更换新的子线。因为长时间使用一条带有“分岔器”的子线,不但起不到很好的分开子线的作用,还很有可能造成钓目看不到的情况出现。

综上所述,个人认为,子线“分岔器”的作用是有限的,使用这个辅助小配件,不如把我们自己的“基本功”练好。

备注:图片源于网络,侵权通知必删。

码字不易,如果您感觉我说的不错,就请点个赞,添加个关注呗!我会继续分享自己的钓鱼心得。谢谢您的阅读。

“基本功”练好同样可以有效降低子线缠绕的几率

上一篇:属羊的人今日运势-360星座网,属马羊牛在十月
下一篇:搬家当天有什么讲究和忌讳,入宅搬家注意事项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