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头条作者:杜明58盘古开天地,混沌初开。女娲补天造人,伏羲教民渔猎。相传,火祖燧人氏发明了“钻木取火”,结束了人类“茹毛饮血”的原始时代。其后,古代部落中以炎帝为首的神农氏归顺了以黄帝为首的轩辕氏,联手打败了北方蛮族,以蚩尤为首的九黎氏,取得了约公元前3000年“涿鹿之战”的胜利(所以是5000年文明史)。从此,华夏文明薪火相传,延续至今。黄帝死后,黄河流域先后又出现了三位德才兼备的部落首领,德高望众、勤简恭谨的尧使农业得到较快发展,严己宽人、治理有方的舜让社会制度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提高。虽然经过“尧天舜日”的发展,但毕竟那时的人类还很渺小,无法与大自然抗衡,其中最严重的自然灾害就是洪水泛滥。大禹临危受命,改其父鲧“封堵法”为“疏导法”,历经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完成了治水大业。大禹禅让帝位给伯益,但大禹的儿子启夺位称帝。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中国有记载的真正意义上的奴隶制国家夏朝,建立。启的儿子太康沉溺狩猎,不理朝政,导致“太康失国”。太康的后代少康率军成功复国,并开启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兴时代“少康中兴”。夏朝此后平稳发展,直到“暴虐荒淫”,天怒人怨的夏桀继位,被商汤所灭。商汤建立商朝,任用“治大国,若烹小鲜”的政治家、思想家伊尹,国力强盛,延续了500多年。传到最后一代君主商纣王后,酒池肉林、穷兵黩武、酷刑厚敛、众叛亲离,被周武王率诸侯联军,在牧野一战击溃,自焚于鹿台,国灭身死。姬发建立了周朝,国运790年,是古代历史上最长远的朝代。姬发有个非常有名的弟弟,姬旦,也就是孔子的偶像,周公旦。他“制礼作乐,教化人民,安分守己,互相援助,和睦相处”,建立了宗法制、井田制,平定三监之乱,辅佐了多位天子。周代文物大备,为后世之准绳。传至周幽王,其为博红颜祸水褒姒一笑,不但“烽火戏诸侯”,还废了皇后和太子,立褒姒及其子为皇后和太子。前老丈人申侯大怒,联合犬戎直接攻破首都镐京(今西安,所以称西周),大火尽焚之。立周平王继位,迁都洛阳,史称东周。东周分为两个时期,前半段因鲁史《春秋》而得名,史称春秋。后半段因史书《战国策》而得名,史称战国。春秋时期周朝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战争频繁,诞生了齐、宋、晋、秦、楚(一说齐、晋、楚、吴、越)春秋五霸为代表的很多诸侯国。因为战事不断,所以也间接促进了人才流动,因此也造成了各地思想的碰撞和融合。儒家的孔子、孟子,道家的老子、庄子,法家的管仲、韩非子,墨家的墨子,兵家的孙子、吴起,纵横家谷鬼子、苏秦、张仪,出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经过晋阳一战,韩赵魏“三家分晋”,标志着春秋时期结束,战国时期开始,也标志着中国奴隶社会的瓦解和封建社会的形成。战国时期是由白起、王翦、乐毅、孙膑、庞涓、廉颇、李牧等无数战神和桂陵之战、长平之战等无数大大小小战役组成的。最后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被秦王嬴政一统,争乱结束。秦国从秦孝公起,任用卫国人商鞅,“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桑,奖军功”,推行变法,国力日渐强盛。传至秦王嬴政,破连横,立合纵,远交近战,一统六国,建立秦朝,迎来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民族融合的高峰”。秦国昌极一时,但仅仅传到第二世胡亥,就因为“焚书坑儒”,横征暴敛,导致爆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大泽乡起义。虽然陈胜、吴广由于自身的历史局限性,未能成功,但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天下苦秦久已”,“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斩白蛇起义的平民刘邦,重用“汉初三杰”(张良、韩信、萧何),与楚国后裔项羽一起,成为灭秦路上两股最大的势力。在之后的“楚汉相争”垓下一战中,项羽虽然“力拔山兮气盖世”,但无奈“四面楚歌”、“十面埋伏”,只落得“无颜面对江东父老”,“乌江自刎”。刘邦建立了汉朝,建都长安(今西安),史称西汉。到了第七代皇帝刘彻,开创了“汉武盛世”,也是西汉最鼎盛的时期。在与匈奴的连年征战中,涌现出卫青、霍去病等名将,建立了西域(西汉时期,狭义的西域是指玉门关、今甘肃敦煌西以西,帕米尔高原以东,昆仑山以北,巴尔喀什湖以南,即新疆地区。广义的西域还包括葱岭以西的中亚细亚、西亚、印度、高加索、黑海沿岸等地)都护府,版图大为扩张。汉武帝招募张骞两次出使大月氏,欲联合共击匈奴。虽此举未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但后人正是沿着张骞的足迹,走出了誉满全球的"丝绸之路"。西汉存在了200多年后,被权臣王莽所篡,改国号为“新”,史称“新莽”。十几年后,刘氏族人刘秀一军突起,大败王莽于昆阳,重夺政权。建都洛京(今洛阳),史称东汉。光武帝刘秀在位三十三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恢复和发展经济。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废除更役制度,简政减吏。经济上解放生产力,颁布释放奴婢诏令。恢复西汉较轻的田税制,实行三十税一。军事上组织军队屯垦,加强封建国家对土地和劳动力的控制。文化上大兴儒学,推崇气节,开创了“光武中兴”的盛世景象。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