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动有趣的鸡文化:许多地名...
467
2023-08-15
生动有趣的鸡文化
徐悲鸿《风雨鸡鸣图》
宫中斗鸡图
文\本刊特约撰稿赵悦
2017年岁次丁酉,又到鸡年谈鸡的时候了。
作为最常见的一种家禽,鸡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鸡又一直被视为喜庆吉祥、大吉大利的象征,深得老百姓的喜爱,其勇敢、仁义、守信、准时的美德也为历朝历代文人墨客讴歌、称颂。正是因为这些原因,鸡才被列为十二生肖之一,并成为其中唯一的飞禽。
雄鸡报晓之谜
古人生活节奏简单,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以天亮作为一天工作的开始。而何时天亮呢?则以雄鸡报晓为标志,故自古就有“雄鸡一唱天下白”的说法,这也是鸡有守夜报时之德的具体表现。
雄鸡为什么会忠实地报晓呢?
这个问题估计古人一直没弄明白,只是留下了无数浪漫的诗句。现代科学研究发现,鸡的大脑和人类一样,有个叫“松果体”的腺体,松果体分泌的褪黑素有镇静、睡眠之功效。如果有光线射入眼睛,褪黑素的分泌被抑制,公鸡便会兴奋起来,特别是经过较长时间黑暗后突见光明,更能刺激公鸡的鸣叫中枢,这便是黎明时刻雄鸡啼叫不止的原因。
司晨报晓,衍生出许多刻苦勤奋的励志故事,颜真卿《劝学诗》中云:“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鸡鸣之时,正是读书好时光,切莫到了年老之际后悔莫及,晚清魏源对此也有同感:“少闻鸡声眠,老听鸡声起。千古万代人,消磨数声里。”
这些励志故事中,最知名的莫过于祖逖的闻鸡起舞了。
祖逖是晋代著名将领,史书记载:“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如此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习得文武艺的祖逖最终白手起家,自己招募士兵,自己铸造武器,起兵北伐,实现了报效国家的愿望。
北宋宋徽宗《芙蓉锦鸡图》 (故宫博物院藏)
中国古代的斗鸡
我们从一些考古资料中发现,人类驯化饲养鸡的初衷并不是为了获取鸡肉和鸡蛋,而是用于斗鸡等娱乐和宗教祭祀活动。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驯养斗鸡的国家之一,作为一种竞赛型和娱乐型的鸡种,中国斗鸡按地理分布可分为中原斗鸡、吐鲁番斗鸡和西双版纳斗鸡。
斗鸡在中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称得上是我国最古老的运动项目之一。在古代,斗鸡曾被人们当作消遣和夸豪斗胜的手段,《战国策》《史记》和《汉书》等历史典籍中对斗鸡游戏都有记载,考古出土的汉代石刻和画像砖上也有许多形象逼真的斗鸡图。
历朝历代中,唐代斗鸡之风最为盛行,唐玄宗李隆基即有“斗鸡皇帝”之称。据说李隆基之所以喜欢斗鸡,是因为他出生在“酉年酉月”,唐人郑处诲的《明皇杂录》云:“唐玄宗以酉年酉月生,好斗鸡而亡其国。”晚明学者张岱在《陶庵梦忆》中也证实了这段记录,称“一日余阅稗史,有言唐玄宗以酉年酉月生,好斗鸡而亡其国。余亦酉年酉月生,遂止。”
唐玄宗还是皇子时就酷爱斗鸡,即位后在宫里专门修筑了治鸡坊,遍访能征善战的斗鸡千只养在治鸡坊内,又从军中选取五百个少年军人,让他们来饲养、训练斗鸡。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皇上既然如此喜好斗鸡,也影响了整个社会风气,当时的王公贵族和勋戚之家都以养斗鸡为荣,有的贫寒人家买不起斗鸡,就弄个木头的假斗鸡来玩。
唐玄宗后期,政治由开明转为腐败,他宠任宦官,喜声色犬马之戏,据唐人陈鸿《东城老父传》云,当时被称为“神鸡童”的贾昌,由于得到皇帝的宠幸,“金帛之赐,日至其家”,有民谣说:“生儿不用识文字,斗鸡走马胜读书;贾家小儿年十三,富贵荣华代不如”。大诗人李白当时正在长安,深感统治者的腐败,他在《古风》中形象地描绘了御用斗鸡者不可一世的嘴脸:“路逢斗鸡者,冠盖何辉赫。鼻息于虹蜺,行人皆怵惕。”
当时日本遣唐使来中国,目睹中国朝野斗鸡风之盛,于是将所见所闻介绍回国,日本随之也兴起了斗鸡。后来这股风气又传到越南、老挝、菲律宾等国,风行亚洲及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直至今日。
明代文人袁宏道有一篇《山居斗鸡记》,记述了两只斗鸡“巨鸡”和“美鸡”的争斗,今天读来颇有意味:“巨鸡或逞雄一下,美鸡自分不能当,即乘来势,从匿巨鸡胯下,避其冲甚巧。巨鸡一时不知美鸡置身何所,美鸡从巨鸡尾后腾起,乘其不意,亦得一加于巨鸡。巨鸡才一受毒,便怒张扑来,美鸡巧不及避,乃大受荼毒。”
今天人们常将鸡作为勇敢善斗的象征,细细推究,根源其实就是中国古代的斗鸡文化。
闻鸡起舞
齐白石笔下的鸡
艺术家笔下的鸡
“鸡”与“吉”读音接近,含有吉庆的意味,并且鸡在中国素有“德禽”之称,据古书记载:“鸡有五德:头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见食相呼者,仁也;守夜不失者,信也。”因为这些美德,所以自古以来鸡就在中国艺术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宋代以后,随着花鸟画的兴起,鸡更成为了艺术家们笔下的常客。
宋代花鸟画在技巧和形式方面都已达到很高的水准,宋徽宗赵佶的《芙蓉锦鸡图》便是其中的一幅精品。此画描绘了一幅锦鸡美景,图中芙蓉盛开,随风颤动,蝴蝶翩跹,追逐嬉戏,引得在枝上小憩的锦鸡回首凝望,目不转睛。宋徽宗还以其特有的瘦金体题“秋劲拒霜盛,峨冠锦羽鸡;已知全五德,安逸胜凫鹥”一诗,表达了对锦鸡高贵品格的赞许,体现了中国花鸟画的人文寓意。
《芙蓉锦鸡图》以锦鸡、芙蓉、蝴蝶构图,色调秀雅,雍容华贵,虽精工却不呆滞,达到了工笔画难以企及的形神兼备之境界,令人过目不忘,实属不可多得的精品。
近现代画家中,齐白石和徐悲鸿的鸡画最为有名。
齐白石出身贫寒,从小在乡下喂牛养鸡,对鸡特别熟悉,年轻时画的雏鸡就已经很生动了。齐白石画雏鸡最初用大笔圆点法表现小鸡的外形,然后添嘴、眼和爪,后来他感觉圆点画法不是很生动,于是改用圆点笔和平涂笔合用,把雏鸡的胸、腹分开,再配以鸡爪的安排,传神地表现出雏鸡的各种神态动作。老年后,齐白石的雏鸡画主要用平涂笔,熟练地运用墨色的浓淡干湿,巧妙地将雏鸡身上的绒毛质感表达出来,神情生动,活灵活现。
徐悲鸿最有名的鸡画是1937年作于广西桂林的《风雨鸡鸣图》,四周风雨如晦,欲近晓天,一只雄鸡站在岩石之上昂首高唱。画面的左上角是徐悲鸿题款: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悲鸿怀人之作,桂林”。悲鸿先生作画皆有所指,当时日本入侵中国,国破家亡,亲人流离,作者借风雨鸡鸣的形象发泄胸中忧愤,盼望雄鸡一唱天下白,黑暗过后亲人相聚。
地名中的鸡元素
中国与鸡有关的地理名词随处可见,全国各地大大小小含“鸡”的地名不计其数,其中不少还广为人知。
黑龙江省东南部有个鸡西市,下辖县区中有鸡东县和鸡冠区,这些名字皆因境内的鸡冠山而得名。
陕西第二大城市宝鸡原名陈仓,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典故“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发源地,以前宝鸡市还下辖宝鸡县,后来宝鸡县撤县改区,改为陈仓区。
据说宝鸡这个地名的由来,还与唐玄宗有关。安史之乱中,唐玄宗逃至陈仓一带,追兵突至,唐玄宗无路可逃。这时忽然飞来两只山鸡,盘旋之后,款款南飞,众人跟着山鸡来到陈仓山顶,躲过一劫,那两只山鸡也化为石鸡,昂首挺立。唐玄宗高兴地说:“陈仓,宝地也;山鸡,神鸡也。”“宝地神鸡”因此得名,陈仓从此更名宝鸡,陈仓山始称鸡峰山。
除此以外,与鸡有关的地名还有许多,河北邯郸有个鸡泽县,贵州凯里有个六个鸡村,附近还有个火车小站叫六个鸡站——据说,这个村子当初没有名字,因有户人家养了六只鸡而得此名。
风景名胜中以鸡为名的有鸡公山、鸡鸣寺等,鸡公山位于河南省信阳境内,桐柏山以东,大别山西端,是国内有名的避暑胜地,以佛光、云海、雾淞、霞光、奇峰、怪石、瀑布、流泉等景观而闻名天下;而鸡鸣寺全国有很多处,其中以南京鸡鸣寺最为知名,晚唐诗人杜牧有一首《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据说诗中“南朝四百八十寺”中之首寺就是鸡鸣寺。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