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三才而两之什么意思,三易说《易》系列(四)——《易经》的阴阳之道和辨证法则

抖帅宫 1003 2023-09-06

兼三才而两之什么意思,三易说《易》系列(四)——《易经》的阴阳之道和辨证法则-第1张-观点-玄机派

来源头条作者:三易释道上一节,我们聊了《易经》的整体提纲和研究范畴,明白了《易经》是由经和传为大提纲的,以象、数、理为研究范畴的。这一节,我们继续聊聊《易经》阴阳之道和辨证法则。

阴阳之道《易经》认为整个世界是在阴阳两种力量的相互作用下不断生成、运动、发展、变化、消亡的。它的表现就是“气”,确切地说应该是“炁”,可以说炁中有气,但气中不一定有炁。阳气清热而上行,阴气浊寒而下沉,阴阳互动、和谐统一。

宇宙万有,皆源于宇宙先天一炁,炁而成气,因此从气化着眼,《易经》的每一卦、卦中每一画(爻)都可以看作是气化的指标。太史公说“易以道阴阳也”,因为阴阳可以概括整个宇宙两大类型的气化。

阳,是指阳气化,“轻清之气上浮于天”,以成万有之“能”,也即《易经》中所云“万物资始”;阴,是指阴气化,“重浊之气下坠于地”,以成万有之“质”,也即《易经》中所云“万物资生”。阳,之所以“能”,因其性质为挥发的、向外的、进展的、升腾的、生发的,是为“天道左旋”;阴,之所以“质”,因其性质为凝聚的、内向的、收敛的、退缩的、下沉的、消退的,是为“地道右旋”。

《易经》将几乎一切的事物,包括自然和社会的,精神和物质的,全部赋予阴阳含义。从自然现象看,天阳、地阴,日阳、月阴,暑阳、寒阴,明阳、暗阴,昼阳、夜阴;从人物看,男阳、女阴,君子阳、小人阴,君阳、臣阴;从性质看,大阳、小阴,圆阳、方阴,上阳、下阴,外阳、内阴,积极阳、消极阴,此外要有刚柔、健顺、进退、贵贱等等。而阴阳之道在有如此区别的同时又互为前提、互相统一、物极必反,矛盾而和谐;也就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万物负阴而抱阳”“孤阴则不生,独阳而不长”的道理。这个道理西方人很难懂,所以东方哲学更加不会让学习它的人患上精神分裂症。扯得有点远。

《系辞》言:“天尊地卑,乾坤定矣……日月运行,一寒一暑。”“广大配天地,变动配四时。阴阳之义配日月。”“乾,阳物也;坤,阴物也。”所以讲“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易经》认为,万事万物都存在着对立面,这个对立面就是阴阳。在佛家看来,这种凡是以阴阳来看待问题的角度,叫做“二元对立”,叫“分别心”,倡导从世间的红尘中,与众生合一,无二无别,回归本一。

而在具体的《易经》经文卦中,则是以阳爻“——”代表阳,以阴爻“- -”代表阴。

辨证之法《系辞》言:“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意思是说,当事物走到穷尽之初,则要发生变化,物极必反,朝着相反的方向发生变化;当穷途末路之时,也要主动去寻求变化,才可顺通,才可持久发展。这也便是《易经》的一个重要法则,简言之这个重要法则就是“变”。佛家讲,这宇宙之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是恒常不变的,唯一不变的就是“变”,也即“无常”,无常才是常。而这个“常”,这个不变,也即《易经》认为的不变之“道”。从这个角度讲,《易经》和佛家之间其实本然就是互通不背的,究其根源,均在一个“无极”。

从这个视角说,可以姑且认为“天道”规律是不变的,这种天道规律永恒不变的最高表现就是天上地下、阳尊阴卑;因此事物的变化必须遵循天道运行的规律,体现尊卑长幼的秩序,这种常变规律,也即构成《易经》之卦的根本原则。也因此可以说,“常”之佛法,还需以承认“无常”之世间为前提;于是我们仅从这一点就不难想到,那些完全置己身于精神家园之中而现实生活一地鸡毛的所谓“修行人”到了何种次第。

《易》言:“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

每卦六爻,代表天、地、人三才之道,三才之道又各有阴阳、刚柔、仁义之分,所以说“兼三才而两之”“六画而成卦”。六位的阴阳与六爻的柔刚,也就是不变之“道”的常变,彼此交错,构成了《易经》之卦的根本演变规律。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那么,修道也好,修仙也好,修佛也好,只要是人,就应该效法天道,如此,便可“无不利”。

下一节,我们继续聊。

上一篇:1月20日出生的是什么星座,星座的秘密你不知道的星座性格特征
下一篇:东北三傻是什么动物,东北网友冬天溜二哈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

返回顶部小火箭